也正是因为国企跑去“办社会”,导致国企的大而全,资源配置极不合理、连年亏损
2023-08-12 07:13:36 来源:观察网
大火柴888

一位朋友(忘年之交)原来是个普通工人,退休十来年了,一次俺闲着没事约他一起喝点小酒,酒菜上齐,我俩现对而坐,把酒言欢,当然,他是老大哥,俺总是说话相当的低调,更对以前的事总是充满好奇之心,虽然有许多道听途说,但总觉得不如老朋友说的令自己认可;酒过三巡,菜吗,也就是几个普通的小菜,虽然也可以称为五味,不过海鲜之类确实没舍得买,囊中羞涩啊,一斤螃蟹(养殖的)85元,皮皮虾一斤八十,着实不忍心下嘴,所以就没有用海货招待他。


(资料图)

但是这位老哥哥吃着吃着总是聊起他原来喝酒的下酒菜,什么缺了海鲜就难以下咽啦,什么一斤大的海螃蟹两毛钱一斤,什么皮皮虾一块钱一笸箩,说的俺十分难堪,我就故意转移话题,俺就说啊:老哥,你们那时也是太苦了,有病都没钱看,眼瞅着浮肿病缠身也没啥好办法;哪曾想这位老哥勃然大怒,怒斥俺:你小子放屁!老子那年得了肝炎需住院治疗,厂与卫生所开了一张支票老子自己就去了本市最好的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只花了一毛钱挂号费,(饭钱除外)其余老子根本不知道花了多少人民币!医生护士认真负责,和蔼可亲,从没听说有什么“医患矛盾”,当时最受尊敬的就是医务工作者,有一句顺口溜描述那时的最牛工作:“听诊器、方向盘”;他还说啊:那时每个医院大厅正中央都赫然挂着巨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牌匾,而不是带有广告性质的“这主任、那专家”的大照片。

听了他的一番训斥,俺顿时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尴尬地连声说:大哥,这酒忒硬,这酒忒硬,少喝少喝,晚了晚了~~~

他说的是真的咋滴?六七十年代看病住院不要钱?有清楚的吗,还请各位大侠不吝赐教~

你的朋友说的经历很可能是对的。

1、你文中说他退休10来年了,算15年吧,那他60岁退休时是2008年;

2、“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只花了一毛钱挂号费”,按这个描述应该再往前推20-30年,那时是1978-1988年;

3、“厂与卫生所开了一张支票”,他所在的应该是国有大型企业。(我猜的);

4、他们工作的那个年代,国家虽穷,但仍能向职工提供低廉的医疗。

以下是我通过百度搜到的一些数据:

1、1966年到1978年十二年间,全国仅增加城市26个,平均每年只增加2个,1978年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为17245万人,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7.92%;

2、国家从1978年年底开始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对企业办社会、大而全、大锅饭造成的连年亏损、入不敷出。而改革的目标之一则包含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提高资源的效益。

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一个关键数据:“过去五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以下是我的粗浅看法,仅做参考,望海涵指正:

1、在城镇化城市化率极低的情况下,享受职工免费医疗的人在国家层面所占比例有限,这些有限的享用者主要是供职于负责办社会的国有企业之中。国企之外的个体户、小商贩、农名以及其他人是没有这待遇的。1949年~1978年这一历史阶段,受计划经济管理的影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始终未能走向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开放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却以“低水平、广覆盖”为原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历史时期,树立了世界初级卫生保健榜样的形象。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城市医疗保障建立在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两大制度之上,在农村则由农民自发创举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摘自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演进(1949年~1978年)* ———兼论医疗保障政策史,作者:邹长青、田 月、郇 波、孙昌赫、袁兵怡、赵 航、朱京海)

2、也正是因为国企跑去“办社会”,导致国企的大而全,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导致连年亏损,难以为继,所以才有国企改革;

3、经历了1979-1991的高速城镇化阶段后,我们国家城镇化从1992年至今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此时的城镇化人口已达到了60.2%,还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在这种条件下,按你这位朋友的标准搞全民医疗报销,哪个国家受得了?

所以,我认为,你举你朋友的例子,来说明我们也有过免费医疗,认为我们现在可以实行免费医疗,那是刻21世纪20年代的舟,求20世纪80年代的剑,可得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