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A股900亿骗局 两家公司被罚700万!2021年“专网通信”案还没完……
2023-09-08 15:31:38 来源:天天在线

天天财经讯,被称为2021年A股最大骗局的“专网通信”案又有新进展。

7日晚间,上市公司国瑞科技、恒宝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由于这两家公司参与了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证监会认定公司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遂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国瑞科技被罚款200万元、恒宝股份被罚款500万元


【资料图】

公告显示,国瑞科技涉嫌违法事实如下:公司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情况。

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表明,国瑞科技通过参与专网通信自循环业务,2020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约2.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约1.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约0.4亿元,虚增收入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58.72%,虚增利润总额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49.68%。

前董事长郦几宁、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龚瑞良、副总经理陆国良是国瑞科技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前董事会秘书王东、前财务总监任增强是国瑞科技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证监会拟决定:对国瑞科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对郦几宁、龚瑞良、陆国良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对王东、任增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图源:国瑞科技公告

同日,恒宝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去年9月2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经过一年调查,9月7日公司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图源:恒宝股份公告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经查恒宝股份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

一、专网通信业务的实施情况

恒宝股份及其子公司江苏恒宝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在恒宝股份前任董事长(已去世)洽谈及决策下,自2016年12月起从事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业务,即“特种通信物联网业务”,共执行了21个批次,涉及3家客户和8家供应商。

图源:恒宝股份公告

二、恒宝股份2017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恒宝股份在未充分评估和审慎了解专网通信业务实质的情况下,即将该业务按照销售和采购合同发生金额确认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构成虚增营业收入,导致恒宝股份披露的2017年至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约1.6亿元;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约7.4亿元;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3.9亿元;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约0.6亿元。

图源:恒宝股份公告

证监会责令恒宝股份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对恒宝股份时任董事长、总裁钱京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对恒宝股份时任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徐霄凌和恒宝股份时任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陈妹妹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业绩方面,恒宝股份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44亿元,同比增长5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839.06万元,同比增长185.54%。

虚增收入超500亿元,*ST凯乐再遭上交所处罚

和上面两家公司比起来,2023年A股退市第一股*ST凯乐在财务造假上,堪称疯狂。

9月4日,*ST凯乐退市后再遭上交所处罚。

2016年—2020年,*ST凯乐与隋田力合作开展“专网通信”业务。合作期间,公司仅在2016年存在少量专网通信业务。其他专网通信业务均为虚假,仅是按照合同约定伪造采购入库、生产入库、销售出库等单据,但实际没有与虚假专网通信业务匹配的生产及物流,以此虚增收入、利润。

在这5年间,*ST凯乐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12.25亿元,虚增营业成本443.52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9.36亿元。

事实上,由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曾震惊A股,是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大案。该虚假业务牵扯颇广,此前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受到处罚。

综合此前多家媒体的报道,“专网通信案”的本质是典型的庞氏骗局,而幕后主导黑手则是一个名叫隋田力的大专生。

图源: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隋田力1998年11月下海经商,成立了星地研究所并担任所长。2015-2016年成为新三板上市公司海高通信的实控人。他声称自己在信息通信应用领域有30年的工作经历,并有在国有骨干企业担任过要职的经历。

而专网通信项目在他的包装下,专为警察、铁路、地铁、机场、矿山等系统提供专网通信设备的涉密项目。该案的基本运作模式是:加盟该项业务的上市公司,在采购原材料时需预付100%款项,而对外销售产品时只能预收10%款项。甚至从哪家上游供货商采购原材料,也要通过下游客户指定。

根据界面新闻等媒体报道,这个项目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参与相关业务的一些公司知情人也只看到过上游公司中的采购和组装是真实存在的,至于下游厂商把产品卖给了谁则一无所知。

“A股史上最大资金骗局”余波未了

老牌国企上海电气是最先爆出应收账款逾期风险的公司。2021年5月31日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40%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普遍逾期,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极端情况下最终可能对上海电气净利润造成83亿元的损失,大约是上海电气2020年净利润37.58亿元的2.2倍。

此事震惊了市场,也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当年7月6日,上海电气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7月13日,上述提到的国瑞科技也爆出风险提示,公司经营的多网状云数据处理通信机业务存在部分合同执行异常,以及应收账款约1.67亿元逾期,可能导致公司发生损失的风险。

7月27日晚,上海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建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8月5日,上海电气执行董事兼总裁黄瓯不幸逝世,当时有多位接近上海电气人士透露,黄瓯系跳楼自尽。

图源:上海电气公告

天眼查显示,上海电气子公司上电通讯的第二大股东就是上海星地通。而上海星地通正是由隋田力和一个叫邹荀的人出资设立的,隋田力通过上海星地通和上海奈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上电通讯公司26.85%的股权。

图源:启信宝

通盘梳理被牵连的上市公司受骗始末可以发现,隋田力通过上下通吃、空手套白狼来进行交易,而奇葩的上下游结算模式,实质上就是在让上市公司承担巨大的资金垫付风险。

当年不到两个时间,宏达新材、瑞斯康达、国瑞科技、中天科技等共计8家上市公司纷纷爆雷,合计的可能损失金额高达240亿元。随着调查深入,仅2021年便已知有13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资金规模超过900亿元。

上市公司为何对这么一个漏洞十足的项目趋之若鹜?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很有可能是因为在短期内可以借此业务做大业绩,使得公司财务报表更加光鲜。

仅今年以来,就有数家上市公司通信业务踩雷。以*ST凯乐为例,所涉及的“专网通信”造假案就牵连出相关行业的多家企业。光通信的代表上市公司之一中天科技客户持股中也出现了关键人物隋田力的身影。

这场始于2021年的“A股最大骗局”余波仍在,目前已进入追责阶段。对于后续进展,天天财经将持续保持关注。

关键词: